智能音箱仍需不斷進步帶屏是變革的重要拐點
今天,最具有 AI 技術的硬件,非音箱莫屬。短短5年時間, 智能音箱 從小眾產品成為新的生活必需品,“可視化”也正在賦予了智能音箱新的可能。帶屏智能音箱的火熱,標志著智能音箱市場進入下半場。
帶屏語音智能音箱「視覺進化」
在視聯網時代,只靠語音相互所承載的信息量遠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。帶屏智能音箱有了屏幕的加持,可以承載更多的服務和內容,深入更多生活場景,比如熱劇電影、視頻通話、地圖、相冊等更多功能。
相比純語音智能音箱,帶屏智能音箱也能一定程度上彌補交互上的不足??梢暬茏層脩艚换ミ^程中減少焦慮,也不會讓用戶產生不知道做什么,或者說出指令后,機器回答不知所云的無奈感覺。雖然從技術層面來看,帶屏音箱本身雖不能解決多輪對話的能力,但有了屏幕的加持,觸控操作代替多輪問答,多輪對話的瓶頸因此得到解決。
另外,帶屏智能音箱多了“視覺”這一新的維度,也有了更多商業化可能性。例如會員體系、付費技能、品牌服務等,僅其中一個維度——在視頻中投放AI廣告收益就相當可觀。
智能音箱的邊界在哪里
有很多人會質疑,音箱帶上了一塊屏幕,和電子屏、手機、i Pad 又有什么區別,與電視、OTT的競爭力又在哪里?如今數據上的可觀程度是否會成為一場泡沫?手拿 iPad 的用戶,是否愿意加入這場改變之中?
其實,帶屏音箱雖然順延了智能音箱的名字,已經徹底脫離了音箱的范疇。和純音箱相比,帶屏音箱的語音交互只占據能力的很小部分。與IPad相比,它具有人工智能賦能的交互能力,智能語音交互切入了很多的場景需求。在智能家居發展下,帶屏音箱可以作為未來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,包括臺燈、電視、冰箱、 空調 、掃地機等家居電器和設備,都可以被連接到一個智能家庭生態當中。
因此,帶屏音箱可說是白紙一張好作畫,它可以不斷吸納符合需求的硬件裝置,持續深耕內容和服務,持續升級交互能力和體驗模式,探索手機、PC所無法觸及的體驗領域。例如,在小度在家視頻音箱上,第三方技能已經成為第一大應用,使用次數超過音樂和長視頻。目前小度有 3.3 萬開發者,2400 多個技能。
帶屏語音音箱經歷了一系列行業認知變化,伴隨著智能手機出貨量的疲軟,正在成為手機之后新世界的主引擎。新的產品會讓大家逐步理解,這是一場關于內容矩陣、服務生態、智能生態的家庭場景爭奪戰役。
熱鬧是表象,智能音箱仍需不斷進步
巨頭們奮力比拼著生態壁壘、技術開放的能力、連接設備的數量以及開發者的影響力。關于帶屏智能音箱的發展趨勢,還有幾個問題待解。
智能音箱出貨量雖仍在高速發展,但終究有進入飽和的一天。目前,產品功能同質化嚴重,行業的劣品淘汰會進一步推進。下面將進入比拼服務和內容的階段,哪個平臺承載的內容服務更多,更能夠滿足用戶新的用戶需求,將更有機會取勝。
目前智能家居生態呈分散狀態,缺少統一入口,市場整體規模持續增長,智能家居是智能音箱的必爭之地,只有開放才能容納更多的生態和開發者。
作為語音交互的超級入口,智能音箱能夠積累大量用戶數據,包括用戶對生活服務的個性化需求,助力物聯網構成萬物互聯的 大數據 平臺,并構成未來世界所有聯結關系的支柱。衍生的產業鏈規則將會隨之產生該改變,類似打車、外賣、電商等服務,都有可能由帶屏音箱來完成。
技術將會是決勝的關鍵。智能音箱最核心的競爭,還是其背后的語音操作系統,其搭載的語音交互技術成熟度在語義理解上還算薄弱,另一方面,進入家庭場景,在多人復雜的環境下,語音交互的效果有待提高。另外,音箱“可視化”之后,視頻交互技術、視頻識別技術和視頻傳輸技術都會成為“人屏交互”的關鍵技術。距離真正意義上的“人機自由交流”仍有漫長一段路要走。
變革的重要拐點,巨頭間競爭激烈
智能音箱引爆后,科技巨頭便進入了新入口的搶奪戰。國外的谷歌、Facebook,國內的BATJ互聯網巨頭相繼推出帶屏語音智能音箱產品,百度小度音箱、小米小愛觸屏音箱、騰訊叮當智能屏、京東叮咚PLAY等。中國市場經歷了四年發展后,我們從戰略決策、行業表現和技術累積來看,百度、阿里已經成為領跑賽道的競爭雙巨頭。
其中,百度推出的小度音箱坐穩了第一把交椅。根據 IDC 發布的《2019上半年有屏音箱行業報告》,2019年上半年,百度旗下帶屏音箱出貨量超過了368萬部,超過了排名后四位品牌出貨量的總和,遠遠領先國內外競品,位列全球第一。
隨著AI技術越來越成熟,阿里巴巴、百度、曠視科技、極鏈科技等科技公司發展迅速,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產品相繼走進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中。其中,帶屏智能音箱是目前唯一一個從硬件到框架、到平臺、開發生態、應用系統、終端硬件全覆蓋的AI應用生態平臺。
帶屏智能音箱加速落地,意味著智能音箱可以承載更多的內容,有更多的使用場景,成為入口級的設備,甚至下一個時代的搜索入口。全球智能音箱市場是一塊大蛋糕,有望開啟全球消費硬件新的周期,更有可能,成為科技巨頭決勝AI時代的關鍵。
推薦閱讀:葉紫網
相關閱讀
懷化熱線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懷化熱線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懷化熱線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懷化熱線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懷化熱線的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。